小七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 正文
2023年度阅读理解小学10篇【完整版】
2023-07-13 10:25:05 ℃阅读理解小学第1篇一、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两个造句。默默()()心()肉()鞠()尽()饱经()()::二、口语交际。在你们班,有没有“热心人”?他们总是愿意伸出援手来帮助同学,请你将他的事迹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理解小学10篇,供大家参考。
阅读理解小学 第1篇
一、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两个造句。
默默( )( ) 心( )肉( )
鞠( )尽( ) 饱经( )( )
:
:
二、口语交际。
在你们班,有没有“热心人”?他们总是愿意伸出援手来帮助同学,请你将他的事迹给大家讲一讲。
三、课外阅读。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节选)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直到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间醒悟地向听众致谢。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声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那么多大量的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很感动的。在一个音乐的大厅里,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旋律中,然而那个以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自己却一点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这就是:不被缺陷和困难所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的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达了怎样的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象牙的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粒大小的象牙粒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大小的象牙上刻岳飞的《满江红》。这位工艺师却是瞎了一只眼睛的,你( )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瞎了一只眼睛,那( )大错特错了。他是在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原来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大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给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在文中指 、 等人。
文中画线部分是把 比作 。
看到这些缺陷者所捧出的美丽花束,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六年级答案:
一、
默默无闻 心惊肉跳 鞠躬尽瘁 饱经风霜
默默无闻:警察叔叔不怕苦,不怕累,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鞠躬尽瘁:诸葛亮为了蜀国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略。
三、
如果 就
贝多芬 细雕刻象牙工艺师
汗水 露珠
意思正确即可,略。
阅读理解小学 第2篇
(一)精读文章,提炼中心
大家都说,阅读文章后所出的题目,这些题目肯定是根据原文出的,所以一定要读透文章,弄懂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这样才能够在正确的完成阅读理解题。在大体的时候,切记原文都没有读完甚至是就没有阅读的情况下去答题。要想做好阅读理解,一篇文章至少需要读三遍:第一遍可以速读,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体的理解,初步的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遍则需要去细读,找出原文中重点的词和句,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因为阅读题很多都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关,如果把握不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会导致数道题目无法正确解答,丢失很多的分;第三遍则是带着问题去阅读,从文章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掌握技巧,原文中找
我经常带着嘴边的阅读题的技巧就是一个字“找”,孩子们也都烂熟于心。我总是告诉孩子们,阅读题的答案就在原文中,就看谁的眼睛亮,找的准。要么有原词原句等着成为答案,要么只需要你提炼一下或变通一下就可以拿来为你服务,就这么简单。孩子们也就不再认为阅读题“高不可攀”,有了信心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具体说就是要找到题目中的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反复读题,审清题目
几乎是在每一次的考试中,都会有学生答非所问或者是答不全面。这是做题的大忌,属于低级失误。为了能够避免在这方面的丢分,老师们经常的强调:在做阅读题的时候,一定不要慌,认真的审题,就像是在做数学题一样,人认清文章的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题目的“题眼”,再有针对性的去进行答题,避免答非所问,出力不讨好。
(四)联系前后,结合中心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有的孩子简直就是“惜墨如金”在平时就连说话都说不完整,更不要说做阅读理解题了,这种坏习惯是不能要的,有了一定要改掉。有的学生答题时为了能够全面,照抄原文,结果使得答案啰啰嗦嗦,不得要领,出力不讨好。我们都说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一个“中心”,这是文章的魂,文章后的题目都与中心有关。想要做题时答出要点,言之有物,又想要考虑全面,条理清晰,必须得弄请文章的中心。
(五)按序做题,先易后难。
几乎是在每一次的考试中都会有着部分学生漏题,有的学生是因为在难题上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后面的题落下,而有的学生则是从后面往前坐,他们认为后面的题分数高,最后导致前面的题目忘记或者没有了时间做。这两种情况都是错误的做题方式,做题时我们要静下心来,按照题目所给的序号答题,这样能够避免漏题;碰到难题时,如果一时打不出来要果断的舍掉,避免浪费时间妨碍了其他阅读理解题的解答。待到所有题目完成时,如果有时间再去完成前面色舍掉的题目。
(六)仔细检查,确保无误
总会有一些学生犯糊涂,明明想到的这里,最后却写到了那。因此在所有阅读理解题完成后,要回头反复复查,避免答题时出现的低级错误。将阅读理解题的答案带回到原文中,检查答案有无偏差,书写有没有错别字。在确保没有错误后再去完成其他题。
阅读理解小学 第3篇
自行车撞了人以后
暑假里的一天,我上街去买菜。路上,忽然“嘎”的一声,随后传来孩子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只见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哭。旁边翻着辆自行车,一个戴眼镜的青年正吃力地站起身子。我赶忙跑过去想拉起那孩子。这时,一个妇女从路旁的店里直蹿到街上,瞪着眼骂道:“瞎了眼了!撞倒了我的孩子!”一边抢着抱起了那坐在地上的孩子。戴眼镜的青年忙说:“阿嫂,我心太急,车子撞着了您的孩子,真对不起!”说着就掏出钱往妇女手里塞,一边摸着那孩子的头:“小姑娘,摔痛了!叫你 妈给你买点好吃的。”那妇女不肯接钱,她怀里的孩子却哭得更响了。
街上看热闹的人渐渐围拢来。人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现在的年轻人骑车太横冲直撞了!”“这青年人还蛮客气,懂道理。”“快送医院查查,伤着没有?”青年人忽然醒悟了,满口说:“好!好!我这就带着孩子上医院检查,刚才我只记挂着自己母亲的伤势,急着赶往医院去看她,没注意走过来的这孩子,对不起!对不起!”
“哦,是这样。孩子一时看不出有什么伤,就算了。”那妇女的口气和缓了。“那怎么行?我反正上医院去,孩子先让我带去看看,好放心。”“你快去看你 妈,孩子真有事,我自己送去。”青年不肯,站着没动。围观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关切地说:“青年人,这阿嫂诚心放你走,走嘛!”“孩子有她妈,你放心走吧!”“以后骑车要留心,青年人!”
我站在人群中,只觉得有一股暖流包围着我,全身热乎乎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七嘴八舌”的意思。(1分)
七嘴八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4分)
(1)街上看热闹的人渐渐围拢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戴眼镜的青年正吃力地站起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上下的意思连起来。(2分)
(1)( )阿嫂怎样责骂,他( )有礼貌地耐心解释。
(2)青年人想:( )被群众批评了,( )应该主动地赔礼,得到群众的谅解。
4、用自己的话说说,阿嫂为什么会改变 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短文你想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小学 第4篇
一、读写整合活跃学生阅读的独立思维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只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够促使学生写作的顺利进行。从某种角度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则是对阅读体验的一种延伸与表现。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读写整合教学,借以来活跃学生阅读的独立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阅读过程中典型的句子、自己的体验、感想等等常常会在自己的作文中得到启发和应用。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相融合开展,即: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摘抄好句、好词;归纳阅读文本类型;书写感想或者体验、评价阅读文本等等,借以来深化学生的阅读,强化学生的独特感想和体验,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和积累素材能力。
此外,开展读写整合阅读还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欲望,强化其对语言或者情感的共鸣,为学生的创作思维给予广阔的空间。如:在学习“荔枝”教学内容时,笔者采取阅读加鉴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维,即:独立的阅读文本,体验阅读文本中母子感情,感受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等等,并以自己的方式来对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鉴赏感想,其中有的同学以评析的方式展示,即:边阅读边在空白处进行批注;有的同学则是通篇来谈自我的阅读心得;有的则通过阅读文本来进行亲情的写作等等,这在强化学生阅读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口语表达能力等等,取得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0XX年新课程标准就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这也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定为教学的起始点和终结点,即:要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作为个体对阅读文本的感受、体验,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等等。所谓个性化阅读指的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阅读、直接与阅读文本进行对话。这是新课标较为倡导的一种阅读取向,重在凸显学生有效的主体性地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情感不一样、性格不一样,他们的阅读体验、感悟也会不一样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自主阅读探究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即: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个性特征等综合能力来自主选择阅读方式,进而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表达自我、交流阅读的动态平台,借以让学生充分地认知自我,丰富自我情感,从而更好地与阅读文本对话。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教学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体验到的是战友之间的情感、有的学生体验到的是当时岁月的艰苦、有的学生体验的则是阅读文本中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等等。这样让他们自主阅读之后进行自由、开放的交流,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突出学生个体对阅读文本的情感,能够深化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强化网络阅读教学
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教学设备、教学途径的现代化发展。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收集到很多知识,对于阅读来说,其拓宽了收集信息的途径,方便了学生阅读。鉴于这种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网络,强化网络阅读教学,即:教师引导学生以网络环境为平台,从网络的大量信息,形式丰富多样的资源中获取情感体验,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体验。在观念、价值观上受到启发,再认知,从阅读交流中反观自己,从而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
如:在学习《蛇与庄稼》教学内容时,笔者首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关于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食物链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动物与庄稼之间的奥妙关系。之后引导学生自主结合自己收集的信息画出:猫、田鼠、土蜂、苜蓿之间的关系图并总结事物之间有哪些关系,掌握这些事物关系的作用是什么等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地通过网络来自己掌握相关的阅读信息,进而,教师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阅读信息,实现阅读信息的共享,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收集信息、综合推理等能力。这样,通过开展网络阅读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促使阅读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我国小学语文新课标针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提阅读要求即:“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课外阅读文本的选择还缺乏自主性,对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运用一切机会、资源来促使学生实施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的范畴,增强学生的阅读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善于以我国的纪念日或者阅读本文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
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笔者引导学生阅读作者其它的文章;再学习《少年闰土》时,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小说的相关内容,诸如《故乡》;在3月份引导学生阅读“雷锋事迹”的相关文本;父亲节、母亲节等等都可以找到相关主题的阅读文本,这样,有机地运用身边的素材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此外,笔者为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还开办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即: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的平台来激励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如:“我喜爱的作者”交流会,“阅读故事”角落,“阅读心得”口语表达比赛、“阅读知识大比拼”等等,学生还自主运用班级板报开办了“课外阅读”板报,即:每天更新板报内容,其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刊登优秀的阅读心得、阅读随笔、优秀的课外阅读文章等等。这样全班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忙于阅读、收集信息、写稿等,拓展了阅读教学的范畴,从而提升了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阅读理解小学 第5篇
Passage One
Once upon a time, there lived a rich He had a He and the servant loved wine and good food very Each time the rich man left his home, the servant would drink the wine and eat up all the nice food in the The rich man knew what his servant did, but he had never caught his servant doing
One morning, when he left home, he said to the servant, “Here are two bottles of poison and some nice food in the You must take of ” With these words, he went
But the servant knew that the rich man had said was After the rich man was away from his home, he enjoyed a nice Because he drank too much, he was drunk and fell to the When the rich man came back, he couldn’t find his food and his He became very He woke the servant But the servant told his story very He said a cat had eaten up He was afraid to be punished, so he drank the poison to kill
( ) In the story, _______ liked wine and good food very
the rich man
the servant
both A and B
neither A and B
( ) The rich man knew that it was _______ that drank the wine and ate up all the nice
the cat
himself
nobody
the servant
( ) The rich told the servant that there was poison in the two bottles, because
there was in fact poison in the bottles
did not want the servant to drink his wine
he wanted to kill the cat
he wanted to kill the servant
( ) In fact, _______ ate all the nice food and drank the
the servant
cat
the rich man
nobody
( ) From the story, we know that the servant is very
lazy
bad
clever
kind
【答案解析】
C。本题的线索在于He and the servant loved wine and good food very much,说明二人都很喜欢酒和美食,故选C。
D。本题的线索在于The rich man knew what his servant did,此处的did就指代他的仆人偷吃美食和酒的事情,故选D。
B。本题为理解题,虽然富人说有两瓶毒药,但是仆人知道这是假的,所以可以推测出本题选B。
A。本题的答案在Because he drank too much, he was drunk and fell to the ground,这里的he指代的就是servant,故选A。
C。综合理解,这个仆人和富人说一只猫吃光了所有的食物,他觉得自己失职,所以他要喝毒药自杀,编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故事,所以他很聪明,选C。
Passage Two
Everyone likes living in a clean and comfortant If the envionment are bad, it will affect our body, and make us not feel Sometimes we may be terribly At that time we don’t want to work, and we have to stay in bed and rest at So the envri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It’s germs that makes us There are germs They are very small and you can’t find them with your own eyes, but you can see them with a They are very small and there may be hundreds of them on a very small thing, Germs can always be found in dirty When we look at dirty water under the microscope, we shall see them in Germs can also be found in air and If you cut your finger, some of the dust from the floor may go into it, and you will have much pain in Sometimes the germs will go into all of your boby, and you will have pain
To keep us healthy, we should try to our best to make our environment become cleaner and This needs us to act
( ) The writer tell us
we like working when we are ill
germs can’t live in the
we can’t feel ill if the environment is
we feel well when the environment is
( )
very small things that you can’t see with your
the things that don’t effect
the things that you can find with your
the things that are very
( ) Where can germs be found? They can be
on the small thing
in air and dust
only in dirty water
everywhere
( ) will you feel if germs go into the finger that is cut?
I will feel
I won’t
I will feel
I will feel
( )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environment doesn’t affect our life
we don’t need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germs may make us ill
if the environment is better, germs will be
【答案解析】
D。本题的答案在If the envionment are bad, it will affect our body, and make us not feel well,如果环境不好,人们就会觉得不舒服,即环境好的话人们就会觉得身体很好,故选D。
A。本题的答案在They are very small and you can’t find them with your own eyes,选A。
D。本题的线索在于There are germs everywhere,言外之意即病菌到处都有。
D。本题的线索在于If you cut your finger, some of the dust from the floor may go into it, and you will have much pain in it,选项中用painful(疼痛的)代替了pain。
C。本题为综合理解题,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在于病菌让人生病,故选C。
阅读理解小学 第6篇
Dear Jim,
I"m in Hangzhou I will spend(度过) the next three years I"m in 6 Middle It"s a good The people here are very My best friend is Li Lei, and my favourite food is Dongpo pork(猪肉).
Now I"m writing to you in my We have a new home here in It"s different from our old home in Our new house is white, and the old one is The walls of my bedroom are My mother is watering some My father is repairing a I"m going to do my Please write back
Yours,
Tom
() What school is Tom in?
5 Middle 6 Middle
7 Middle 16 Middle
() Who"s Tom"s best friend?
Li
() What color are the walls of Tom"s bedroom?
() What"s Tom"s father doing?
Fixing a Watering some Fixing a Repairing a
() Where"s Tom from?
阅读理解小学 第7篇
一、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
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
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二、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 、对于选择题
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2 、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
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
3 、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意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
(1)字不离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就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阅读理解小学 第8篇
阅读理解一直是语文考试中失分的重灾区,面对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理解文章意思的同时,在答题技巧上面也应下点功夫。今天小语整理了一些阅读理解中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式,希望对孩子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词语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及文章含义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修辞的分析:
1
它本身的作用;
2
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
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不同修辞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A、比喻、拟人
作用: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B、排比
作用: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C、设问
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对比
作用:强调了……突出了……
E、反复
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
F、反问
作用: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G、借代
作用: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H、引用
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仿写句子
注意:
①字数大致相同;
②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在概念和现象上互相有联系;
第三部分:段、篇词语
一、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二、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
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引起下文
D、渲染气氛
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
A、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C、照应题目
D、照应开头
E、照应全文
F、引人深思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第四部分:写作方法
一、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二、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三、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四、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五、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六、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七、巧设悬念
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八、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九、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十、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阅读理解小学 第9篇
There is a telephone on my It"s my good It helps me a My telephone number is 8445816 . Sometimes when I have something to talk about with my I don"t need to go I call I write down many telephone numbers of my My best friend John"s number is 8459471 . When I can"t remember my homework, I ask him by There are some "Telephone Messages" beside my When I am out, my mother writes down the massages for
() Whose telephone number is 8445816?
John"s mother" His His classmate" John"
() What time does he call his classmates?
When he doesn"t know how to do his
When he doesn" t remember the telephone numbers of
When he forgets what the homework
When he doesn"t need to go
() Why does mother write down the massage for him? Because
he isn"t out he is working at his lessons
he forgets the phone number he isn"t in
() What does he think of the telephone?
Useless Important Best friend Helpless
() Where is the telephone?
his In his In his In his
阅读理解小学 第10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
dong qīng gè shí qíng
房( ) ( )重 ( )数 ( )分 同( )
立( ) ( )新 ( )自 ( )空 放( )
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下面不同类的一项是( )
① 果园 ② 田野 ③香甜 ④草地
春天,公园里( ),散发出阵阵清香。
①百鸟争鸣 ②莺歌燕舞 ③冰雪融化 ④百花齐放
“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加点的词语可以换成( )
①经常 ②常常 ③特别 ④时常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回首白云低。
①春眠不觉晓 ②举头望明月 ③举头红日近 ④草长莺飞二月天
丑小鸭最后变成了( )
①鸭妈妈 ② 天鹅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 雨
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儿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1、 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 春天,一群小鸟在争论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请用“—— ”把句子划下来。
3、 小白鸽认为春雨是( ),小燕子认为春雨是( ),麻雀认为春雨是( )。
一年级答案:
一、
房东 立冬 轻重 清新 个数 各自 十分 时空 同情 放晴
二、
③ ④ ③ ③ ②
三、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无色 绿色 红色
- 上一篇:2023年短信英文9篇【精选推荐】
- 下一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8篇
猜你喜欢
- 2024-09-18 2023年度同仁堂小儿鼻炎片评价,小儿鼻炎片说明书
- 2024-09-18 2023年电脑有声卡驱动没声音
- 2024-09-18 2023电脑音响开着没声音有什么解决方法,音响连接电脑没声音
- 2024-09-18 小儿脑瘫早期症状,如何预防小儿脑瘫方法症状有哪些
- 2024-09-18 2023年定搐化风丸【定搐化风丸说明书】
- 2024-09-18 2023养生小知识100个短信,秋季养生知识短信
- 2024-09-18 小儿清热宁颗粒禁忌(精选文档)
- 2024-09-18 2023年【电脑有喇叭没声音如何处理】电脑喇叭有滋滋声音(全文完整)
- 2024-09-18 秋季女性养生知识:女性秋季养生茶
- 2024-09-18 2023年度浅议新闻伦理道德【优秀范文】
- 搜索
-
- 2023年度小升初作文题目及解析【通用7 05-27
- 2022年关于冬奥人物励志故事(9篇) 12-21
- 社区民主生活会会议记录8篇(2022年) 12-03
- 最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8篇) 05-07
- 2023年社区庆祝七一活动方案(五篇) 05-06
-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活动简报14篇(完整 11-30
- 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知(8篇) 11-26
- 2022年共创食安新发展共享美好新生活手 12-17
- 设备安装施工安全应急预案(五篇)(完整 05-29
- 高中生演讲稿时事热点(7篇) 05-13
- 04-232023年年度工作计划免费下载(1合集)(精选文档)
- 04-23新学期新计划免费(九篇)
- 04-23最新机遇记叙文免费(3篇)
- 04-232023职称年终总结报告免费下载(十3篇)
- 04-232023黑孩子罗伯特课文免费下载(3篇)
- 04-23最新个人借款借条样板(10篇)(全文)
- 04-23公司写给客户道歉信免费下载(十一篇)
- 04-23最新物业管理委托服务合同书免费下载(14篇)
- 04-23最新农民工工资承诺书(11篇)(精选文档)
- 04-232023年亲戚结婚请假条(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