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文档网

小七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 正文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必备

2023-07-13 12:25:03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第1篇一、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制度是统治阶级依据法律确定其政治领导和政治统治权以及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制度,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而确定的根本制度。国家制度表面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当代政治制度必备,供大家参考。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必备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第1篇

一、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制度是统治阶级依据法律确定其政治领导和政治统治权以及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制度,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而确定的根本制度。国家制度表面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统治的和被统治的地位,表面国家政权的性质,反应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简答)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历史任务。详见书P25-26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第2篇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简答)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除年满18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被剥夺的罪犯以及精神病人)都享有该权利。

普遍原则:

平等原则 “一人一票”?“城镇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大体相当。

直选和间选相结合的原则

多选: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秘密投票――无记名

差额原则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第3篇

一、国家形式的涵义

国家形式(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包括过结构形式,即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形式(单一制、复合制);国家治理形式(集权制、民主制)。

国家本质与国家形式的关系:国家本质决定国家形式、国家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起维护国家本质的作用。国家形式在根本上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社会的经济基础、阶级关系决定的。

政体有君主制和共和制之分。

君主制:

l 古代:

n 等级君主制-中世纪欧洲

n 贵族君主制-古罗马?

n 专制君主制(中国)

l 近代:

n 君主立宪制

u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u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二战前日本&一战前德国)

共和制:

l 古代:

n 贵族-古罗马

n 城邦君主-古希腊

l 近现代:

n 议会制-德国

n 总统制-美国

n 半总统制-法国、瑞典

n 委员会制-瑞士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邦联制和联邦制)两种形式。

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最主要的区别集中表现在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上。P32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选择)

三、中国国家结构形式

中国人大制度的内容和特色P33四点(非重点简答)

我国单一制的三种形式:民族区域自治、设立特别行政区、在一般地方行政区域,设置地方国家机关。P34(选择)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第4篇

一、坚持当代中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区别(简答,非重点)(详见书P7)

二、推进政治制度改革,完善当代中共政治制度

改革成果即可改善的地方

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视线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实现了党政智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居委会组织法,颁布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事实国家公务员制度。93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条例》

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98年幅度最大,改变了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使政府更换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调整了重要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重要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加快人大立法速度,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论述: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突出弊端。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为何要完善。

1)基本矛盾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带来的破坏。

3)改革实践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入手-政治体制改革)

4)政治文化方面

如何完善(重点)即改革成果中的7点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第5篇

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

《五一宣言》,召开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一届政协通过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作用),据此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

1954 一届人大召开,改变两级政府为一级政府,国务院即重要人民政府,由人大产生,受他监督,对他负责。1956年底 改造社会主义审查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选择)

另外,以下几点也需记忆。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内统一领导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利机关和中央行政机关的职权,兼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质。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新民主主义是建立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民主阶级联盟上的。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具有较多过渡性和不完备性。

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非重点)

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特点:党的一元化领导

时期,该阶段为颓废期,基本不考。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伟大转折

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简答)

党的领导制度得到了完善和加强。成立中央纪律检察委员会。1982年,规定只设总书记。形成了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三个层次的领导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加强。通过82年宪法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巩固和加强。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国家立法、司法、监督制度也进一步完善。

搜索